《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 课程编号:5276
  • 课程共 218 页
  • 课程格式:PDF  
  • 最近更新:2023年05月04日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重庆出版社,2017年3月;作者:曾德珩

我国作为全球碳排放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市发展正面临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低碳城市建设与转型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低碳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2014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要把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从而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同年,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中指出,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城市作为人类的聚居地和工业、建筑、交通等集中地,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域,也必然是高耗能和高排放的集中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积极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低碳城市的理念基于低碳经济理论。西方国家最先提出的低碳经济理论逐渐被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用来站在国际经济的制高点,提出以低碳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准则来引领全球经济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均是在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之后,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能源结构更新,才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要求。而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其大多数城市较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所处的发展阶段、城市产业与能源消耗结构、社会结构、消费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如果全面接受学习西方国家低碳城市建设的标准和模式而忽略中国的国情与发展战略,则很有可能被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碳道德”来牵制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以及西方的“碳金融”打乱中国已经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所取得的可持续发展成果及未来发展的战略。因此,我国在实施低碳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全盘照搬西方国家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需要考虑我国真实国情,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与发展道路的低碳城市建设路径。

碳减排的国际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对于气候变暖的原因,工业革命以来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包括水汽、臭氧、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①,被认为是使得全球气温上升1.1℃的主要原因。而如果放任气温的上升,在现有气温基础上再上升2℃,将会给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影响”。在科学界的这一共识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碳排放,已成为控制全球变暖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二氧化碳来源的分析可以发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生物的呼吸、微生物的分解、工业排放的气体和地壳运动的排放物。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在过去的200年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直稳步增长。在工业革命前夕,全球的城市化水平在6%左右CO浓度为280 ppm左右。到2007年,全球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0%,CO浓度为383.1 ppm(WMO Greenhouse Gas Bulletin,2007)。城市作为人口、建筑、工业、交通、消费的集聚地、所带来的能源消费增加、土地利用形式变化、植被与土壤变化和城市代谢物增长,使得城市成为了高能耗与高碳排放的重要区域。据统计,全世界城市能耗占全球能耗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的80%。因此,城市也被认为是减少碳排放最具潜力的领域。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